
正視兒童情緒行為問題
在兒童發展過程當中,有些兒童會發展比較快,有些兒童則相對地比較發展遲緩。無論是孩子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發展遲緩或遇到困難也好,相信這都是家長很憂慮的問題。其實當察覺到兒童有異樣的時候,例如經常性情緒失控大發脾氣,容易心散缺乏最低限度應有的專注力,經常粗心大意或者忘記東西,不懂得如何和別人正常溝通,缺乏眼神接觸或同理心,其實都應該盡快尋求專家協助。
例如是兒童行為治療師,心理治療師,或者醫生,為兒童安排全面性的認知及心理評估,看看他們情緒或者行為是否出了問題?是否專注力不足? 是否患上過度活躍症?是否患上自閉症?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尋合適的心理輔導,情緒治療方法,務求及盡早處理兒童行為問題及心理問題。當兒童行為情緒出現問題,除了對學習構成障礙和困難外,甚至會衍生其他問題例如自信心低落、逃避上學、欺凌、與父母關係惡劣、情緒行為失控等等,長此下去更會影響終生發展。
由於兒童的腦部結構及發展有自己既定的規律緣故,尤其是在三歲之前,他們都受到杏仁核主導,前額葉皮質這個能夠調節情緒的部份還有待開發(詳情可參閱育兒書父母一句話,啟動孩子解難能力),兒童壓力處理能力,情緒控制能力都比較低,所以當他們遇到障礙及困難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受到負面情緒困擾,繼而產生各種問題例如處於焦慮狀態,精神緊張,精神壓力大,情緒低落,學習障礙和不同程度的情緒或心理問題,嚴重危害精神健康。有小部份兒童會出現失眠,甚至出現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症狀。這些都是很令人心痛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明白幼兒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兒童的心理健康質素就能夠大大提升。
由於兒童的詞彙有限,大多不能準確地描述內心感受。而玩具就正是他們的詞語,玩的過程就是他們的句子。因為在孩子眼中,每件玩具對他們來說都有獨特的意義。尤其是情緒受困擾的兒童,研究顯示孩子根本不能夠接受說教方式進行輔導,因為前額葉皮質這個部份未能正常運作。
此外, 當兒童在玩耍的時候,他們的腦袋會釋放出催產素(Oxytocin)以及鴉片類物質(Opioids)使人感到鎮定、情緒平復的化學物質。更重要是兒童的腦袋會根據特定的經歷而作出神經元接駁上的改變。透過在遊戲室裏面所經歷的一場具有幻想丶象徵性質的遊戲,讓兒童能夠重新經驗掌握自決的能力。兒童的腦袋就會根據這種特定的經歷,經過多次重覆後,神經元接駁上就出現了改變。
換句話說當兒童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情緒上或關係上的困難,通過兒童行為治療師提供的安全環境,建立互動及信任關係,完全接納孩子流露出的負面情緒,透過特定技巧反射給兒童提高自省能力,慢慢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掌控自己的行為及情緒,這絕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兒童遊戲治療,才是最徍及有效幫助兒童情緒行為心理治療方的法。
一般坊間的輔導服務都未能最有效處理兒童行為及情緒問題。原因是輔導員大多數只會透過對答形式進行輔導,但試問一個患上自閉症,缺乏自信不願說話,又或者欠缺專注力的兒童,他們能透過這種輔導方法得到有效幫助嗎?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情緒和行為出現了問題,不要猶豫,因為孩子在12歲之前腦部急速發展,大部份性格都在此階段形成。
我們的專業醫生會協助家長為孩子作出全面性發展評估,並判斷是否需要使用藥物協助之外,同時兒童行為情緒治療師亦會為孩子度身訂造一系列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更重要的,亦會為家長提供一連串在家中如何正確及有效處理相關孩子情緒及行為問題的方案。
2016年1月6日, 葉偉麟兒童行為治療師接受香港電台第五台節目<有你同行>現場直播訪問,關於如何有效解決孩子情緒及行為問題
節目重溫
2016年4月 網上親子平台 Fam 101 獨家專訪 2
http://www.fam101.com/和兒童行為治療師葉偉麟對話-2_新手爸爸的自白/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根據統計,本港6至16歲的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發病率與國際數字相約,估計本港有超過四萬名兒童是患者,但求醫確診的只有7000-8000人。暫時醫學界只知道這個病症與腦部發展有關,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失調的緣故,至於成因還未能完全確定。
如果小朋友經常不能夠安坐,不能夠集中精神,就是否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其實家長應該從多方面考慮,例如到病徵出現的持續程度、嚴重程度、環境因素,又或者是小朋友有沒有成長障礙等等因素。
其次我們可以觀察小朋友是否出現以下狀況:
1. 經常擺動身體
2. 經常無故離開座位
3. 四處亂跑,爬高爬低
4. 在嚴肅場所不保持安靜
5. 像開動了的摩打一樣無法靜下來
6. 說話過多
7. 別人說話經常插嘴
8. 不能夠輪候排隊
9. 強行打斷別人的遊戲
這些都是過度活躍的病徵
或者也可以觀察小朋友是否出現以下狀況:
1. 經常不小心,對一些細節都會粗心大意
2. 保持注意力感到困難
3. 難以專注別人的說話
4. 做事不能貫徹始終,虎頭蛇尾
5. 對於需要組織的工作感到困難
6. 不願意花時間在需要專注力的活動
7. 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分心
8. 經常遺失必需品
9. 忘記了一些日常的活動安排
這些都是注意力不足的病癥
根據美國精神學會的定義,如果病癥出現半年以上,孩子在七歲前病起,病癥在兩個或以上環境出現,孩子在社交,學習上遇到明顯困難,而病癥並不是由其他身體或精神問題所引起,那麼孩子就很大機會是否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了。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以上徵狀, 一定要及早處理, 因為孩子很大可能會出現對立反抗行為、與師長相處困難、行為失調、語言發展障礙、學習障礙、手眼不協調、情緒障礙、朋輩相處困難、自信心低落等問題。
根據研究,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患者在未來階段更加會容易出現工作問題,濫交、青少年時期懷孕、魯莽駕駛導致交通意外、人際關係及婚姻問題、情緒問題、自尊及自信問題、濫用藥物、酗酒、甚至犯罪行為。這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如有需要可以聯絡我們,我們的一站式服務,專業醫生及兒童行為治療師會為孩子提供全面性發展評估,對症下藥並且度身訂造安排合適的療程。詳情請致電3184 0888了解更多。
為了孩子 不要猶豫
象徵遊戲心理治療中心
電話:31840888
香港銅鑼灣2-20號百德新街恆隆中心26樓2611室
© 2015 by James Ip